《普瑞克之影》剧本杀复盘:抽象理论与具象化推理的沉浸体验

普瑞克之影剧本杀这部作品延续了奥夫系列一贯的风格,主打一个别具一格匠心独运。不同于一般的剧本杀剧情,这部依然没有故事性,且开篇就不容易看懂,将一些抽象的理论给具象化,所以——作品的【理解成本】非常高。就这估计就能劝退大部分进阶及以下的玩家。
本文仅为《普瑞克之影》剧本杀部分体验测评内容,复盘答案仅需2步:
(1)关注微信公众号【居家项目】
(2)回复剧本名称,查询对应复盘即可
剧本杀《普瑞克之影》故事背景详解:
“虽然间幕故事是被影‘污染’的,我们不予理会,但有些信息,在留在场上的线索里明确提及了,那这个信息就一定是对的,比如小剧场从来没提过雪莉和克里斯是兄妹,这一信息出现在间幕信息里,但国为线索里提及了两人是兄妹,那这个信息就是真的,雪莉和克里斯确实是兄妹,再比如说大家的流派,,小剧场没提过克里斯是賽博派,但是线索卡提到了克里斯投资过赛博科技,那他肯定是賽博派。
“现在,我们把视线重新拉回到AB世界里,还记得AB世界里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吗??(等玩家回答,引导玩家翻开人物剧本的倒数第二頁)没错,寻找案件的真相,和探索禁止事项是什么。
“我们刚才在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,是以被影“污染’过的线索为基础进行推理的,基点错了,那结论就有可能是错的,比如,各位的流派,就要重新推理了,时间过了这么久La 相信大家对AB世界所发生的的事情,以及当时分享的线索,已经有些陌生了吧,理查德的案件不需要重盘,但按普瑞克的意思,之前得出的似乎还不是全部案件的真相,里面隐藏着我们没有发现的秘密。
剧本杀《普瑞克之影》角色体验测评简介:
此本世界观和推理过程极其抽象,且能感觉到作者在吃老本,和之前的持斧奥夫1和2的本质区别并不大,其结构内核都是套娃。推理过程偏向思辨意识流推理,主体推理以脑洞推理为主,需要和作者不停的对脑电波,如果玩家没玩过前作的话会觉得此本推理模式很新颖,但玩过前作的玩家会觉得作者在啃老本没活硬整、
体验很难评,喜欢的人可能会很喜欢,但我体验下来只觉得这个本不好玩,没有推理爽感。剧本直到反转趴到来时才会觉得有点感觉,但前期的脑洞推理非常无趣充斥着很多软逻辑,且需要玩家不能掉线掉了就会听不懂,打个比方即今天的数学课还在讲1+1.明天的数学课就开始讲二元一次方程了。非常抽象难以get✓,不如1和2、
剧本故事构造的很吸引人,融梗包括但不限于三体、安德的游戏、盗梦空间、诡秘之主、太空漫游、头号玩家、机械公敌等。体验下来会觉得世界观叙事很宏大,写成小说应该会很好看、
剧本优点也是很多的,没有故事分享大会,没有恶意叙诡,高频的推理密度,和前作一样注重互动感的推理过程,作者也没有叠甲和过度营销,以上。
类型:推理
时长:6小时
配置:4男2女
如同系列前作一般,《普瑞克之影》几乎没有个人故事,剧本中的大部分内容都一样,谜面极度不清晰,看完一遍线索卡后,若是主持人不梳理,玩家甚至不知道要盘什么。剧本中涉及了许多抽象的概念,其中的角色纯粹工具化,只按照自己的立场行事,性格经历甚至性别都可以抛开。于是,我们的推理就从这些不着四六的人物与不明所以的世界观中展开了。
游戏中的若干起凶案大多没有手法,就算有也简单至极,似乎手法在整个系列中都不是重点——但是,中间的某起案件例外。为了避免剧透,我不能为该案命名,但它的确需要花费至少一小时的时间进行推理,因为它的谜面太过“寻常”、线索太过“翔实”了,以至于看不出来哪儿有问题,而它的破核点就跟豪门本中的某些地方一样隐晦,把重点放在了非常不起眼的地方,当你发现时,你才会意识到它的精彩。该案的逻辑性解答比某些手法本的解答还要出彩,是的的确确很有亮点的,保证了本作的下限。
剧本的还原部分则没有什么章法,个人故事基本完全无用,信息全来自于众人都一样的大段大段的小剧场中。有的解答吧,你不能说它逻辑很硬,但确实也没有更合适的说法了。到了后期,需要还原什么全凭主持人引导,连问题都得自己发掘(实际上大概率发掘不出来),太过抽象,失去了很多反转的巧妙性。本作不再像前作一样聚焦于叙诡(虽然也有),而是探讨了一个不可言说的议题——不仅体现于这篇评论中,还体现在了实际打本的过程中。这个议题在游戏过程中填充入了脑洞大开的趣味性,虽不触及核心,却很适合充当调剂。戛然而止的结局则令我有些不满,感觉还没进入推理高潮就结束了,兴致杳然。
总体来说,《普瑞克之影》有着一个优质的凶案与故弄玄虚的故事,其最外层的故事与我们花费大把时间谈论的内容有些割裂,结束得很仓促,有点小失望,适合喜欢推理、有耐心的玩家体验~
